家庭是社会最重要的单位之一。良好的家庭建设,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。 2022年3月12日,“全人关怀团队”(简称“全人”)和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(简称“马圣”)联合举办线上社会关怀工作坊之“家庭关顾”,共聚集了75人一同参与,让关怀同工能更有效介入弱势家庭个案。“社会关怀工作坊”是马圣和全人开办社会关怀证书课程的一个必修课,也是唯一开放给非学生参与的课程。 这次工作坊以多个层面探讨家庭关顾的需要,荣幸邀请到谢奕丰讲师主讲“如何从圣经看家庭关顾”、张菲倩律师分享“家庭法令——你知多少?”、余慧莹讲师分享“隔代教养和现今的挑战”、赖其汉牧师分享“家庭暴力”以及陈伯杰牧师夫妇分享“增能父母”事工。 从圣经看家庭关顾——家庭关顾的重要谢奕丰讲师 - 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家庭事工课程代主管 谢奕丰讲师以思考“人为什么结婚”和“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”为开始,从社会学、心理学、儒家教育以及圣经的角度分享了婚姻和家庭对人们的影响。 圣经多处提到婚姻,表示家庭在圣经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。婚姻设立是反映三一神的关系与合一,家中的孩子也从父母合一的关系中经历三一神的爱。因此,若婚姻被破坏,人将难以真正认识神,也无法反映三一神的关系。婚姻也是神指定的主要途径,让人看见基督对世人牺牲的爱和救赎以及教会对基督的顺服。当夫妻二人的关系无法彼此顺服或关系破裂的时候,人就无法在地上看见盟约中基督真实的爱和救赎的见证。 家庭是神建立国度的途径,圣经中的“生养众多,遍满地面”,表示神形象和荣耀遍满全地。因此,我们可以看到神从造男造女中,设立婚姻和家庭。若我们要转化社会,使全地圣洁归神,便更应该始于转化家庭。 家庭法令——你知多少? 张菲倩律师 - 执业律师,也是马来西亚律师公会刑事小组执委 马来西亚至少有五个家庭法令,当中有:从登记结婚到婚姻无法挽回的1976年《法律改革(婚姻与离婚)法令》、面对家庭暴力的1994年《家庭暴力法令》、离婚后如何给赡养费的1949年《赡养法令》、1950年《有丈夫及孩子的已婚妇女法令》及1968年《有丈夫及孩子的妇女(赡养执法)法令》。 根据马来西亚2020年结婚和离婚数据统计,2018年和2019年间国民结婚率下降了1.2%,离婚率则上升了12%。最高的结婚年龄阶层为25至29岁,离婚阶层则在30至34岁。 张菲倩律师提到,在做社区关怀的时候,通常会遇到有关家庭法令的询问和求助者;关怀同工若能有这方面的知识,便能成为社区的祝福。若该家庭需要法律援助,可以寻找全国法律援助基金会(Yayasan Bantuan Guaman Kebangsaan, 简称YBGK)处理刑事法家庭问题; 寻找律师公会法律援助局(Legal Aid Centre)或政府法律援助局(Jabatan Bantuan Guaman,简称JBG)处理非刑事法家庭问题。 隔代教养和现今的挑战余慧莹讲师 - 婚姻及家庭治疗师 在分享隔代教养和现今的挑战之前,余慧莹讲师先带领大家回溯马来西亚1950至2000年代的历史背景,每个年代受到的教育思维、家庭结构、经济和科技网络发展情形。有了这些背景,参加者便能更好地了解隔代教养在家庭中所面对的挑战。 社会结构的改变,也影响着家庭结构的改变。从前一个家庭生养十多个孩子,因着通货膨胀和越来越多双薪家庭,现在许多家庭最多也只生两个孩子。生育率降低,导致社会高龄化。许多夫妻除了养育孩子还需照顾年老的父母。为了减低在经济上的开销及信任的关系,许多夫妻都会找自己的父母来照顾孩子,这便形成了所谓的隔代教养。 从优势方面来看,隔代教养可以减轻许多父母的负担、营造新的家庭气氛、增加祖父母的自我认同和传承家庭文化等;反之,隔代教养的挑战包括,教养观念、小孩问题、婆媳问题等将随时间浮上台面。若能设立健康的界限,清楚明白各自的角色,便能减少隔代教养中将面对的挑战。 家庭暴力 赖其汉牧师 - 家庭和谐关怀工作者 赖其汉牧师说道,在国外“家庭暴力”名词已延申为“亲密关系暴力”。“亲密关系暴力”涵盖的范围更广,包括还没结婚建立家庭的男女朋友或性伴侣造成的身体攻击、性侵害、心理虐待和控制行为等。然而在马来西亚,根据2017年修正案,法令的保护范围虽涵盖事实婚姻(Pasangan Suami Isteri De Facto),但不涵盖有亲密关系的男女朋友。但受害者仍能投报,让加害者在刑事法典第323条(蓄意伤人)与第324条(持武器伤人)下治罪。 自2020年3月,我国实施行管令开始,警方接获家暴的投报案例明显上升。家暴的种类包括:精神暴力、跟踪骚扰、身体上的暴力行为、性暴力、情感虐待以及控制行为等。男性也可以是家暴受害者。2017年至2018年6月社会福利局(JKM)共记录1037宗家庭暴力事件,当中有56宗男性受害者。另外,我国的刑法典不允许女性合法地在婚内放弃性行为,因此婚内强奸不被认为是一种家庭暴力,女性没有权利拒绝与他们的丈夫发生性关系。 赖牧师分享,若我们遇到家暴受害者,可以先从确认对方是否有家暴警讯,再以陪伴的方式聆听、提供相关资讯和前往医院的一站式危机处理站或急诊处接受治疗。同时,也可以寻求相关的志工团体支援。 增能父母 陈伯杰夫妇 - 来自台湾,增能父母课程培训师,家庭教育课程与体验教育户外拓展教练 《增能父母》线上课程是由陈伯杰牧师夫妇共同创立。课程的目的是降低父母亲的焦虑,并帮助父母发掘孩子的恩赐,活出天赋。完整课程共有12堂课,每堂约一个小时半至两个小时。 课程的架构好比一棵树,土壤的部分包括父母的情感、关爱、接纳、安全感和管教。有了这些,就可以帮助孩子向上成长,开花结果。孩子则借着根,在从父母的教导与养育吸取养分时,学会尊重,爱慕与信任。除了在家中学习,孩子也透过和神的关系、国家、社会、学校的栽培和教育成长。当孩子得到各方面的栽培,他的生命就会长出敬天、爱土地、爱国家和服务人民的果子。 目前,全人关怀团队于2021年9月已开办此课程,欢迎父母和关怀同路人一起来上课。全新阶段课程将在2022年5月12日开课。除了上课,您也可以成为教练,帮助有需要的家庭可以再次回到爱中。课程细节欢迎联络黄延凯012-2346151 出席者大合照评论已被关闭。
|